1989年11月,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批準了鄧小平的退休申請。這是鄧小平同江澤民親切握手
1989年9月4日:鄧小平的辭職談話
幾輛小轎車駛過喧鬧的大街,前后有序地駛進一個僻靜胡同,在兩扇鐵門前停了下來,這就是鄧小平的住處。江澤民等幾位中央領導同志從車里走下來,在工作人員的迎候下,走進了寬敞明亮、陳設簡樸的屋子里。鄧小平和來人一一握過手后,面對大家開門見山地說:“今天主要是商量我退休的時間和方式。”由于幾位中央負責同志從心里講還是希望鄧小平不要退,所以想開口解釋。
鄧小平揮了下手說:“退休是定了,退了很有益處。”他理解在座幾位政治局常委的心情。此時,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建立還沒有3個月,大家還是希望鄧小平來掌舵。于是,鄧小平開始耐心地解釋:“如果不退休,在工作崗位上去世,世界上會引起什么反響很難講。如果我退休了,確實不做事,人又還在,就還能起一點作用。”
“自然規(guī)律是不可改變的,領導層更新也是不斷的。退休成為一種制度,領導層變更調動也就比較容易。”他堅定地表示:退休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吧。
未等前一支香煙的霧團散去,鄧小平又點燃第二支煙,他伸出兩個指頭說:“第二個問題,退的方式。”對這個問題,鄧小平反復考慮,并且也同楊尚昆談過,就是越簡單越好。利用退休又來歌功頌德一番,實在沒有必要,也沒有什么好處。鄧小平說到了自己的退休方式:“來個干凈、利落、樸素的方式,就是中央批準我的請求,說幾句話。”他一一地看著幾位中央負責同志,誠懇地囑咐:“我退休方式要簡化,死后喪事也要簡化,拜托你們了。”
鄧小平很快又提到第三個問題,即“我退休時的職務交待”。他環(huán)視著剛組成還不到三個月的中央領導班子,最后把目光落在江澤民同志身上,說:“軍委要有個主席,首先要確定黨的軍委主席,同時也是確定國家軍委主席。”他加重了語氣,一字一句地說:“我提議江澤民同志當軍委主席。”
同一天,鄧小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,提出懇請黨中央批準他辭去中央軍委主席的請求。這封不足七百字的辭職信,字里行間無不體現著這位老黨員、老公民對黨、對國家、對人民的赤誠之心。
“我的生命是屬于黨、屬于國家的。退下來以后,我將繼續(xù)忠于黨和國家的事業(yè)。”這樸實無華的文字,蘊涵著多么深刻的哲理,何等執(zhí)著的精神啊!